两天三事 中南海剧变在路上

2025-07-03 17:27来源:未知

    王赫评论分析文章:6月30日和7月1日两天,连续爆出三大事件,显示中共政局波诡云谲,变局已在路上了。

  其一,6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

  通常,中央政治局会议每月一次,会后新华社发通稿。但未见报道5月的会议。这或者没开,或者开了不准报。固然,2023年5月也没有召开政治局会议,但当时习独掌大权,开与不开取决于习。2024年4月以来,政治形势则已大变,开与不开、怎么开,则不再由习说了算,而是在反映激烈的内斗;而且,5月下旬至六月初,习近平消失15天,这就足见此刻中共政局的非同寻常了。

  据新华社稿,6月政治局会议审议《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条例》。习近平2012年末上台后,通过组建多个“小组”——即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——抓权。虽然,2023年制定的《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规划纲要(2023-2027年)》已提出包括“研究制定《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条例》”在内的多项文件,但在此刻审议《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条例》,不能不令人联想这是针对习本人的。会议强调“做到统筹不代替、到位不越位。要深入调查研究,提升决策议事质效,提出切合实际、行之有效的政策举措”。请注意,当前中国经济风雨飘摇,7月政治局会议将对下半年经济工作进行部署,而6月政治局会议却罕见没有讨论经济相关议题,这显示权力之争是目前党内高层最关注的问题,也将贯穿即将到来的传闻中的北戴河会议。

  此外,6月政治局会议“还研究了其他事项”,其中至少包含一个重大人事变动,对习会是沉重一击。

  其二,习亲信马兴瑞卸任新疆书记 王岐山笔杆子接任

  7月1日,中共新华社报道,政治局委员马兴瑞不再兼任新疆党委书记、常委、委员职务,另有任用。陈小江任新疆党委委员、常委、书记。这是二十届政治局委员职务第二次届中调整。

  此前,3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后,同为政治局委员的李干杰、石泰峰职务对调。被认为是习家军新秀的李干杰,其中组部部长职务被有团派背景的石泰峰拿去,接过了石泰峰的统战部部长一职,相对而言,该职近似“虚职”。

  在中共政局里,新疆书记相当重要。现在马兴瑞卸任,大概率淡出政坛。马兴瑞之前在这个位置的人,如陈全国、张春贤、王乐泉等人都如此。

  而接任新疆书记的陈小江,曾在王岐山执掌中纪委期间,调任中纪委宣传部部长(2015.07-2016.04,副部长级),之后多岗历练,成为一颗政治新星。更重要的是,习王本是盟友,但两人后渐行渐远。这次陈小江拿下重磅职位,显示王岐山的势力在伸头了。

  在动政治局习派人马之前,习的3个在省委书记位置上的亲信——景俊海、易炼红、楼阳生,分别在2024年6月、10月、12月退下。可见习派人马从去年就开始在清理之中了。

两天三事 中共政局剧变在路上

(资料照片)

  其三,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的报道引出第五次会议被封锁的问题

  据新华社报道,7月1日上午,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,研究纵深推进中国统一大市场建设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问题。

  但是,这牵出了一个问题: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什么时候开的?怎么不见报道?这里面藏着什么鬼?

  官方资料显示:2023年5月5日下午,习近平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,研究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问题,研究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问题。2023年7月20日,习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,研究加强耕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等问题。2024年2月23日下午,习习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,研究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问题,研究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问题。这里,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也不见踪影。比较而言,十九届中央财经委员会开了十一次会议,次次有报道。

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的召开时间,必然在2024年2月23日—2025年7月1日之间。这段时间,在财经方面,最大的两件事,一是2024年7月中旬召开三中全会、出台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,为“十五五”计划定调;一是面对中国经济的日益恶化,当局按兵不动,直到2024年9月后才政策大转向,各部门不断出台一些重磅政策,但效果并不佳。而自三中全会起,习近平大权旁落的传闻四起。如果把这些都结合起来,可以揣测:2024年9月前后,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秘密召开,因习近平已不再是权力核心,故有了财经政策大转向。 原文地址:https://news.creaders.net/china/2025/07/01/2887208.html

最新内容




《TNT新闻网》带您走进信息爆炸的时代!投稿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 广告投放:[email protected]

Copyright © 2012-2025 TNT新闻网 版权所有

技术支持:TNT新闻网